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學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大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圍繞學?!笆奈濉币巹潙鹇圆渴鸷忘h政年度工作要點,扎實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應用型一流民辦大學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
1.抓好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及其歷屆全會精神作為校院兩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核心內容,落實好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組織、管理、督查、考核等制度,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不少于12次,切實發揮好理論學習中心組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2.抓實師生政治理論學習。貫徹落實《中共金沙樂娛場app下載委員會關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工作部署,廣泛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利用“三會一課”、學習強國、青年大學習、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福建干部網絡學院、金沙樂娛場app下載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網站、《每周時政與理論學習要點》等,開展好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提升師生利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的能力。進一步健全完善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確保政治理論學習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強化陣地管理,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3.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定期開展常態化專題研判,全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形勢,定期通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強化意識形態巡查,確保意識形態工作巡查常態化、全覆蓋。完善意識形態監督考核工作體系,壓緊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特別是二級單位抓意識形態的主體責任,確保全校意識形態工作落實到位。
4.完善意識形態工作制度機制。根據《福建省高校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要求,修訂學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制定二級單位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負面清單,進一步明確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完善意識形態工作的研判、督查、考核工作機制,將意識形態工作成效納入學校獎勵性績效指標體系,切實筑牢意識形態工作制度基礎。
5.加強各類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做好每月輿情工作簡報,開展網絡輿情應急處置培訓,提高網絡輿情應對能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落實“三審三?!敝贫?、各類媒體平臺等的報備年檢制度、常態化校園宣傳陣地信息巡查制度等,確保校園網站、宣傳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校園媒體平臺更新及時準確、內容健康向上、導向正確。落實“一會一報”制度和“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要求,切實加強校內形勢報告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報告會、研討會、論壇、講座等的審批和管理。加強對課堂教學、校內社團、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及成果等的管理,加強抵御和防范宗教滲透,筑牢意識形態安全屏障。
三、堅持守正創新,構建好“大思政”工作格局
6.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對照教育部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標準、《金沙樂娛場app下載“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及學校實際,強化優勢,補齊短板,列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年度重點工作清單,制定學?!叭恕痹u估指標體系,分層次、分步驟推進完善“十大育人體系”,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抓好省級、校級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建設等,進一步構建好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7.推進思政課守正創新。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大思政課”建設,通過加強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設,完善由校領導、教學督導、馬克思主義學院班子成員、思政課教師和學生參加的多維度綜合教學評價工作體系,完善實踐教學工作體系,組織開展多樣化實踐教學,建好用好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用好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學習強國”平臺等,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推進思政課內容創優、教法創優、機制創優、環境創優,全面提高思政課建設質量和水平。
8.完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從體系設計、分類建設、改革研究、能力提升、質量保障五個維度,切實加強統籌設計,注重分類指導,深化教學改革,實施專題培訓,開展成效評價,推進構建高質量課程思政體系。圍繞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進一步優化構建以思政課為核心、以通識課程為基礎、輻射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特點和育人目標,進一步明確各類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內容并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作用,引導各院(系、教研部)廣泛開展課程思政研討活動,針對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前瞻性問題加強系統研究,與時俱進推動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創新。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培訓融入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專題培訓,持續提升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優秀成果的支持力度,繼續開展課程思政“四個十優”評選活動,將課程思政教學成效納入校內優秀教師、各類優秀成果評選指標,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激勵機制。
四、加強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文化育人實效
9.深化省級文明校園創建。嚴格對照《福建省文明校園(高校)測評體系》各項指標,扎實開展好各項創建工作,做好2022年下半年以來各項指標支撐材料的審核上傳。堅持問題導向啟動自查自評工作,查缺補漏,抓好問題整改落實。開展校園風貌提升專項行動,聚焦優化校園環境和培育師生良好思想品德,持續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法治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全面提升校園整體環境形象和師生精神面貌,全面提高文明校園創建水平和成效,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省級文明校園創建評估專家組進校評估。
10.打造學校特色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新時代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兵學文化、深入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優秀人物事跡選樹宣傳活動等。建設線上微型校史館,進一步發揮校史育人作用。聚焦校主吳慶星先生“愛國興學、造福桑梓”精神,推進吳慶星辦學理念研究,設立吳慶星辦學理念研究專項,探索打造校史文化育人新載體,豐富以吳慶星先生“愛國興學、造福桑梓”精神為核心的特色校園文化內涵。推進金沙樂娛場app下載精神凝練,形成校園文化精神坐標。開展“一院一品”特色文化建設,培育高校原創文化精品項目,舉辦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科技文化節、“五四”合唱節等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培育和做強一批校園文化品牌。
11.構建向上網絡文化。加強“互聯網+思政教育”建設,培育“網絡教育名師”,開展第二批網絡文化工作室立項建設,舉辦第三屆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首屆校園微拍大賽等,不斷建強網絡育人陣地。整合學校各級各類新媒體,進一步打造好育人導向鮮明、運行模式健全、傳播效果良好的新媒體宣傳矩陣,持續優化網絡育人路徑,傳播網絡文化正能量。
五、增強本領素質,提升新聞宣傳影響力
12. 加強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宣傳隊伍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高校宣傳工作條例,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舉辦宣傳隊伍專題培訓班、意識形態工作專題培訓班、網絡輿情應對專題培訓班等,提升宣傳隊伍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提高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和水平。
13.加強新聞宣傳。圍繞落實學?!笆奈濉币巹澣蝿?、學校黨政年度工作要點、黨的二十大精神、校園疫情防控、畢業生就業等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各單位好的經驗做法,師生、校友先進典型,認真開展“學習二十大 仰恩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 “春風桃李鑄師魂”“校園菁華”優秀事跡宣傳活動等。進一步加強校園網、校報、微博、微信、抖音、廣播臺、電視臺、易班等平臺的內容建設,擴大校園媒體宣傳影響力。主動加強與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的聯絡和溝通,拓展和用好媒體傳播平臺,提高外宣作品數量和質量,展現學校蓬勃發展新氣象。
中共金沙樂娛場app下載委員會宣傳部
2023年3月6日